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前几天,媒体报道了世界科学界的一个大乌龙。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副主席日前承认,该委员会之前发布的喜马拉雅冰川可能在2035年全部融化的说法有误(http://style.sina.com.cn/news/2010-01-22/134055570.shtml)。“据悉,造成计算错误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缘于数据陈旧。印度冰川学家赛-哈斯南1999年接受了一次采访。这次采访后来发表在《新科学家》杂志上。然后又在环保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2005年的一个报告中被转载,而该报告又被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07年所做的评估报告中所引用。第二个原因是笔误。委员会误把1996年报告中得出的2350年错记为2035年。”“ 舆论认为,这一最新声明大大损害了气候变化论的可信度。”  我们从中至少可以得到2点教训:第一,一个孤立的,陈旧的数据可以被无限夸大成一个趋势,一个危机,善良无知的老百姓很容易被忽悠。也是据媒体报道,那位印度冰川学家其实只研究了喜马拉雅山数百条冰川其中的一条,然后得出了初步的印象和可能性非常可疑的推论。这个推论6年后被一个杂志引用,然后又过了2年就被世界上最权威的关于气候变化的机构写进了报告,再然后,就有了我们老百姓看到的热闹非凡的哥本哈根峰会。当然,气候变暖的根据不止这一条,但这条被媒体炒作的最厉害。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拍的那部获得奥斯卡奖的关于气候变暖的纪录片,其中南极北极冰山倒塌,喜马拉雅山冰川融化的镜头最令人触目惊心。现在这条最时髦的论据证明有问题了,那老百姓就有权怀疑其他支持气候变暖的证据了。第二,科学家虽然顶着科学的光环,但他们也是人,也有自己的价值观,立场,研究局限性,社会压力,社会诱惑,以及显而易见的利益,而这会导致有意无意夸大,扭曲甚至颠倒事实真相。我根本不相信所谓打字打错了,把2350年打成了2035年,无意之中把喜马拉雅山冰川融化的预测提前了315年的鬼话。如果是打错了,怎么不是2503年,2305年或者2530年,偏偏就是2035年?就算是真无意打错,成了2035年,当舆论大肆报道,各国政府兴师动众捉对厮杀,中印两国乃至东南亚各国都为不远的将来长江,黄河,恒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枯竭而发愁的时候,那位印度科学家,那本杂志,那份报告的作者们怎么不立即出来澄清谢罪呢?为什么又过了三年,实在是被其他正直的科学家和冷静的媒体连续不断的质疑批评轰炸得无处可逃的时候,才羞羞答答,半吞半吐,不清不楚地承认搞鬼了呢?预设立场,预藏利益,不惜夸大歪曲事实以支持自己的立场和利益,以此来引导舆论,运动群众,从中渔利,这是在官场和商场上常见的伎俩。现在看来,即使是所谓科学家也不能免俗啊。 

去年底国内翻译出版了社会学家吉登斯的书“气候变化的政治”。此书出版后被一些媒体大肆吹捧,还进了若干年度十本好书的榜单。其实在我看来,这书绝对算不上吉登斯的上乘之作,甚至算不算学术著作都很难说,最多是一部属于政策咨询报告类的急就章(类似的例子还有凤凰卫视梁文道的“常识”,也被估计没读过什么好书或者分辨不出好坏的一小撮人捧为好书)。唯一比较有价值的是书的第三章“绿色运动及其未来”,作者说了一些大多数人没有思考过或者思考过了而不敢说的话。 

按一般人眼光,现在气候变化问题进入全球重大问题之列,成为各国博弈的主战场之一,绿色运动长期以来的努力功不可没。按吉登斯的观点,绿色运动在唤起世人注意气候变化和保护生态环境上起到了不可抹杀的正面作用的同时,也有很多值得警惕的负面作用。例如,绿色运动在哲学层次和自然神秘主义,无限的自然崇拜思想有着历史传承关系,而这正和德国的法西斯主义扯不断干系,尤其是在德国。又例如,绿色运动反对资本主义,市场,大公司甚至各国政府,认为他们是生态保护的敌人,提倡所谓参与式民主。这种立场走到极端,就是向往“无增长的社会”。再例如,绿色运动对科技发展和创新持怀疑态度,反对他们眼中的“唯科学主义”,是反对核电运动的主力军。他们信奉所谓“谨慎原则”,即除非技术被证明既不会给人类也不会给生物圈带来损害,就应该遭到排斥。总之,绿色运动不同意人类社会应该在发展中主要依靠政治,科技和经济的方法去解决气候变化,污染和生态保护等问题,而是依靠不发展,反科技,反权威的方式去保护生态。吉登斯认为,在气候与生态问题受到人民及其政府的高度重视的今天,绿色运动的积极面将逐渐被纳入主流,而其消极面将不会受到人们及其政府的赞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我之所以在这里举出关于气候变化问题上的两个事例,是有两点感受想提醒关心中国互联网业成长的人们: 首先,在一个神圣口号下,支持其口号的论据未必站得住脚,为实现其目标的而采取的方式方法未必同样神圣;其次,高呼同一个神圣口号的人们,也许立场并不相同,利益并不一致,目标并不统一。我想,对眼下正如火如荼进行着的网络整治运动也应做如是观。扫黄打非是一个谁也不会反对的神圣口号,社会中的主流人群和业内的主流从业者都会支持。但是,观察目前的这套整法,很难不让人思考:有什么根据要这样大张旗鼓,胡作非为?有什么目标要这样奋力一搏,不惜代价?水落自然石出,且让我们净心观察吧。中国足球圈的黑幕被舆论呼吁了十几年才终于被戳穿,没有一个赢家,各方都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愿网络业的遭遇不会如此悲惨,毕竟整个社会还是要进步的。 

话题:



0

推荐

谢文

谢文

78篇文章 11年前更新

曾先后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学习哲学和社会学。八十年代初赴美留学,先后就读于纽约州立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九十年代中期回国,先后在中公网及其所属联众游戏网站、互联网实验室等知名企业担任董事、CEO等职务。并曾出任和讯网CEO、雅虎中国总裁。

文章